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專題研究:《荀子》的人觀
Special Study:The Concept of Human Beings in Xunzi 
開課學期
104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佐藤將之 
課號
Phl7423 
課程識別碼
124 M475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(13:20~14:1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二 
備註
請先徵得授課教師及申請者同意後,始得選課。
限碩士班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為了了解《荀子》的修身論,他對「人」的理解是其關鍵之一。基於此立場,本課探討如下三個題目:(1)《荀子》中的「人」概念;(2)《荀子》中能代表人的特質(本課在這裡自動使用「人性」一詞)的相關術語;(3)另讀者想起各種「人」的特色之具體人物,如「聖人」、「君子」、「士」、「庶人」、「小人」以及堯舜和桀紂等。本課程以《荀子》一書作為出發,包括傳統儒家文獻並擴及相關聯的「出土文獻」。針對《荀子》之中對於人分析說明的觀念為主軸,理解關於人的行為的解釋。進一步再與其他先秦傳世文獻及戰國楚簡進行比較。以達成全面且完整理解先秦時代《荀子》中人觀所具有的特色與意義。
 

課程目標
以《荀子》一書中對於「人」或與人類相關術語和論述的理解為基礎,擴及到與其他戰國傳世文獻和戰國楚簡。藉此了解,先秦中諸子學說對於人的分析與看法之人觀的演變與發展。最後,將之與《荀子》人觀進行其中異同比較。期望藉此理解戰國中晚期開始,《荀子》對於人理解之「人觀」的內容以及其思想意義。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清?劉寶楠,《論語正義》,(台北:世界書局,1998年)
清?焦循,《孟子正義》,(台北:世界書局,2009年)
日本?久保愛,《增補荀子集解》,(台北:新文豐出版社,1994年)
許維遹,《呂氏春秋集釋》,(北京:中華書局,2009年)
美國?孟旦,《早期中國「人」的觀念》,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9年)
陳偉,《楚地出土戰國簡冊〔十四種〕》,(北京:經濟科學出版社,2009年)
李零,《郭店楚簡校讀記》,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7年)
李零,《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》,(臺北:萬卷樓圖書,2002年)
季旭昇,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一)-(四)讀本》,(臺北:萬卷樓圖書,2004-2007年)
馬承源,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》(共九冊),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1-2012年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